69书吧 69shuba,最快更新穿宋,造反!【变宋】最新章节!

  入夜抢夺涧河浮桥强渡。

  浮桥两端守军不过十余人。

  城中守军出来救援,没有两刻钟,也赶不到。

  白矾楼这些人,沿途收了一些弓弩和刀剑等武器。

  加上那些被她们干掉金兵的武器,以及她们白矾楼自己的底蕴。

  简单的战斗,已经不是问题。

  天黑前。

  她们在一处背陕州城的土坡密林中埋锅造饭。

  准备吃饱好入夜杀人赶路。

  不过她们埋锅造饭,还是被一群人发现了。

  领头的,正是很喜欢指正上级的陇东庆州(今庆阳)彭原县人李孝忠。

  李孝忠先前变卖家产,组织三千人随西军姚家军参与第一次东京保卫战。

  对总指挥李刚的瞎指挥和黄河防线的幼稚布防,上书提出批评指正。

  结果李刚这个实际也是坑赵桓的坑货,直接“赏给”李孝忠一块海捕令!

  李孝忠收到消息,提前跑路。

  后改名李彦仙,北上加入西军名将种师中队伍;前往救援太原。

  种师中9万兵,加上河东6万抗金义军。

  15万兵力,再约好姚家军4万人。

  19万兵力,加上太原三四万守军。

  准备内外夹击合围完颜宗翰的七八万金军西路军。

  结果姚家军没赶到。

  义军溃散。

  种师中反陷入重围战死。

  李彦仙及其亲信从战场上溃逃下来。

  前往陕州投靠同样因为跟李刚意见不合,被贬到陕州做知州的前礼部侍郎李弥大。

  李弥大一番面试询问后,对李彦仙很是欣赏。

  留他做副将兼石壕县尉,驻守渑池。

  金军第二次南下,东西两路大军包围东京。

  宋国西军统帅范致虚率六路20万大军出潼关前往东京勤王。

  完颜娄室从河北渡过黄河拿下洛阳后,率5万金兵向西迎接范致虚。

  李弥大和李彦仙应征加入范致虚的勤王大军。

  李彦仙对上司“指手划脚”的老毛病再犯,向范致虚建议道:

  “军队人数众多,且不少是未认真训练的义军。

  崤函道路狭窄悠长(位于华山、崤山和中条山、太岳和太行山之间,从潼关到洛阳四百余里)。

  军队素养和纪律有限的大部队挤作一团缓慢前进,本身非常危险。

  一处遇险,首尾不能顾。

  一处带头逃散,恐集体尽散。

  不如以精兵打头阵,大部队留在陕州(崤函古道的咽喉重镇)。

  前进若不顺,则以陕州为根据地跟贼兵对峙。

  前进若顺利,后方大部队再跟上。”

  文官范致虚跟李刚差不多。

  自私虚伪的文人面子大过里子,对李彦仙怒道:

  “大胆狂徒!于我军中心行僭越之事,动摇军心;意欲何为?”

  “某只欲元帅能更好地带兵作战。”

  李彦仙一脸无辜地争辩。

  “本将需要你一个小卒来指教乎?”

  范致虚志得意满地冲李彦仙吼道,“从此以后,你不再属于我部!

  从哪儿来,给我回哪儿去!

  立即,马上,给我滚……”

  范致虚盛怒之下,直接撤职开除李彦仙的勤王大军(伟人都被开除过,英雄人物要有忍耐心,不哭!)。

  后来,大军果如李彦仙所言,前军迎上完颜娄室从洛阳过来的先头部队;根本没法前进一步。

  后方多数人塞在狭长的道路上,进不能进,退不能退。

  范致虚想起安史之乱中,唐军也是犯这样的错误。

  这个时候,他才后悔没听李彦仙的。

  不过,及时纠正,也还来得及。

  派精兵上前跟金军在峡谷中纠缠。

  把大多数暂时也无法参战的人撤回到陕州。

  利用峡谷山地地形和陕州城,把完颜娄室的骑兵变成步兵来打。

  让他的骑兵优势发挥不出来。

  自己的本地人步兵打峡谷山地战,反而可能相对更有优势。

  但该死的自私虚伪文人面子,以及急于去救朝廷表忠的文人戏子心情;让范致虚既不认错,也不打算停下来打消磨战。

  只想早点把部队带到东京城外去。

  他自作聪明地想:

  “函谷关往洛阳走不通,我就撤回潼关,向东南走武关进入南阳盆地。

  绕过函谷关,狭窄的道路,便卡不着我这20万大军了吧?

  哈哈——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

  我真是个大聪明……”

  还别说,如果一开始就这样走,这20万勤王大军,说不定就真开到东京城外去了。

  当年刘邦入关中,开始也是从洛阳向西走崤函古道攻打函谷关。

  但是从洛阳到潼关,崤函古道四百多里,只有中间一个陕州(陕:四面环山之意)相对宽阔一些。

  其它大多地方,就是黄河的一段峡谷,都比较狭窄。

  小股部队在前面阻挡,后方大部队,就无法推进;白白消耗粮食,体力和时间。

  这条路实在难以推进。

  刘邦才放弃走函谷关,转而南下从南阳盆地向西进入武关打进关中。

  当然,实际上,武关也没那么好走。

  山路崎岖,带着军需物资走起来;体力差的,都能被累个半死。

  范致虚的队伍走一趟函谷关,走了大半走不通,又绕回去走武关。

  来回折腾,人困马乏。

  十万人在南阳被完颜娄室一万骑兵迎头接上,直接被杀散。

  可能文官范致虚以前没统过兵。

  很喜欢率领大军的感觉。

  怎么都不愿意分兵前进。

  不过。

  十万人打人家一万人都打不过。

  这样的部队,就算真到东京城下,怕也只是去送人头。

  这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

  如今李潇楠穿过来这个时间点,范志虚才刚刚退回关中;还在利用潼关的险要,争取让大军摆脱完颜娄室的追击。

  范致虚带兵,前进要一股脑地前进,后退要一股脑地后退。

  陕州这样的函谷咽喉战略要地,都不在意得失!

  没有大军驻守,陕州无力面对完颜娄室的大军。

  知州李弥大干脆也跑了!

  李弥大带着家人和亲信,北渡黄河,向东前往大名府。

  去天下兵马大元帅赵构那里打卡新中央。

  李刚已经被赵桓贬到鄂州,此时抢先去新中央打卡;刚好可以抢占先机。

  反正他李弥大原本就是中央的人。

  范致虚一退,李弥大一走,李彦仙又被开除。

  完颜娄室直接捡到陕西和河南之间的咽喉重镇陕州!

  被范致虚开除勤王大军的李彦仙,回到石壕县,继续组织当地人抗金。

  李彦仙对他们说:

  “我一个外地人,都敢以死抗金;你们的亲人,田土和宗庙都在这里,再不认真抵抗;全都送给金人吗?”

  包括县令张玘(qi),都被他的勇气感染。

  青壮年积极踊跃参加他的“抗金乡军”

  (北宋最小行政单位就是县,那时候的县,相当于后来的乡。)

  李彦仙收罗得百八十乡勇。

  看到金军并没有派重兵把守陕州,便开始对陕州城有想法。

  这几日。

  李彦仙派人认真监视陕州城。

  看到三百余金兵带着二百余女子靠近陕州城。

  斥候飞报正在训练新兵的李彦仙:

  “禀报李县尉,三百余金兵,带着二百余女子,正在靠近陕州城。”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宋,造反!【变宋】,穿宋,造反!【变宋】最新章节,穿宋,造反!【变宋】 69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