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刘璋 第343章 风向

小说:三国:季汉刘璋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更新时间:2024-06-26 06:42:00 源网站:freexs.org
  张既?

  魏晋以贾诩之筹策、贾逵之忠壮、张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顾雍之密重、王浑之器量、刘惔之鉴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

  在巡视完城外军营后,被中军营的士卒簇拥着返回陈仓的刘璋,收到了主簿荀攸的消息,言是有一个唤作张既字德容的冯翊人,前来投效于他。

  听到张既名字的第一刻,刘璋莫名的想起了唐人独孤及对魏晋士人的点评之语,张既位列其中,并以政能显名,是一个才干卓著的治政大家。

  这也匹对的上张既的生平,张既一生以惠政闻名于世,初时为新丰县令时,治绩在三辅为第一,后陆续出任京兆尹、雍州刺史、凉州刺史,任上皆有令名,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戴。

  “孔雀来矣。”刘璋嘿然一笑。

  虎头虎脑的吴班闻言,他扫视了周遭一圈,而后向着刘璋发出疑问:“明公,哪里来的孔雀,我怎么没看到?”

  刘璋回道:“孔雀者,张既也,将开屏于我目前。”

  言罢,刘璋不再言语,只向前御马而行,留下身侧面色疑惑的吴班独自思索。

  吴班对张既,这位前来投效刘璋的关中豪杰不甚了了,但听自家明公对张既的评价,言是张既是一只孔雀,不免让吴班心中升起了一阵好奇的念头,想见上一见这位孔雀。

  只是吴班有些困惑,他从未听过张既的名头,前面关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也考究过,其中并没有张既这一号人物,却是不知他的明公从何知晓。

  陈仓城外的军营同陈仓城相距并不太远,骑上马走上一趟,也就一刻钟的时间,因此没花费太多的时间,刘璋就到了陈仓的官寺,见到了张既。

  “冯翊人张既,字德容,见过明公。”张既有如一颗挺拔的劲松,先是拱手挺立,接着弯下树干,向着刘璋施礼。

  在俯身行礼的间隙,张既不着意的瞟了一眼上首的益州牧刘璋,这一趟他所投效的君主。

  "年轻。"

  这是张既的第一反应,就年龄而言,从面容上看,益州牧刘璋并不是很大,虽是刘璋蓄起了短须,显得有些稳重,可过份年轻的容貌,还是出卖了益州牧刘璋的年龄。

  "亲和。"

  这是在被刘璋亲自托起并延请入座后,张济的第二个感觉,益州牧刘璋没有什么架子,也没有什么防备,他一介外人,初入陈仓,益州牧刘璋就敢亲自托扶起他,可见刘益州正如风闻中所传的一样,是一个亲贤爱士的明主。

  在张既打量自己的时候,刘璋也在打量张既,张既看起来二十出头,容貌青春,仪容上确有非凡之处,姿态无有失礼之过,也难怪荀攸向他举荐张既,并有意让自家亲自接见考察张既一番。

  “张君远至,还请满饮一杯,略减疲乏。”刘璋端起酒杯致意张既。

  “谢明公。”张既也不推脱,没有矫情,他一手将酒杯递到嘴边,一手展开袖套挡在脸部的前方,借着袖套的遮掩,满饮了一杯,饮完后他倒转酒杯,示意饮尽。

  “张君豪气!”刘璋称赞了一句。

  而后没有过多的客套,刘璋向自冯翊赶来的张既问道:“张君即是从冯翊至此,路上穿过京兆尹,不知是否知晓一二贼情。”

  虽是有斥候间细刺探长安的消息,但刘璋还是向张既问上了一嘴,毕竟如今的消息错综复杂、有如乱麻,关于凉州贼的情报,还得根据多人给出差异的消息、互相印证才是。

  同时借此,刘璋打算考察一番张既,实打实的见识一下张既的才华。

  张既端正面色,发出清朗之音道:“既由冯翊至此,路上所见,皆是关中豪杰听从明公之令,或是驱逐、或是枭首李傕、郭汜这些凉州贼置下的郡县长吏,各据城池,各依坞堡,抗衡凉州贼。”

  “以我的浅薄之见,不出旬月,举关中之地,将不复李傕、郭汜所有,而皆是明公之旗号……”

  一言至此,张既感慨一声道:“这也是李傕、郭汜杀戮过重,天怒人怨的因果,关中士庶,前面无所依托,不得已臣服李傕、郭汜,今有明公至此,众心知有所属,是以皆响应明公的布告。”

  “二贼积怨已久,声闻于天,有此情形,不难料知。”荀攸抚须,应和了一句张济的话。

  “听闻李傕、郭汜屯重兵于长安、黄白二城,此二城形势张君可知晓一二否,城池高矮、壕沟深浅、守御松严等等情况,还请张君为我介绍一二。”

  向着张既这位关中土著,刘璋继续打听起了长安、黄白二城的形势。

  面对刘璋给出的问题,张既这一趟赶赴至此,路上早已有过斟酌,打好了腹稿,是以刘璋方才问询而出,他便应声作答。

  “黄白城,昔日朝廷储粮屯兵之地,城中粮草颇多,是李傕、郭汜等凉州贼的粮仓,是以凉州贼守御甚是森严……既往日曾亲身前往,刺查过一二,城中详情,可稍后为明公绘图成谱,方便查阅。”

  “长安,旧日之京师也,城池广阔,守具齐全,护城河引水绕城,宽且深矣,是一座天下坚固的名城,城内可容纳数万之众,为李傕、郭汜等凉州贼及关中诸将的依仗。”

  “黄白、长安,二城互为犄角之势,中间则以池阳城为联络点,是以贼所凭恃,黄白之粮草,长安之险固,加之凉州精骑锐利也。”

  刘璋微笑点头,张既给出的情报,和他派遣斥候收集的消息大差不差,两相验证,就可以判断出李傕、郭汜一方的真实情况了。

  “即是李傕、郭汜等凉州贼依仗长安坚固、黄白储蓄,一时间想必是急切难下,以张君之见,当如何行事方为上策。”

  张既这一次斟酌了片刻,他对军务不是十分的明了,然而因为当下宇内纷乱,不知兵事只怕生存都有问题,是故他研习过一段时间的兵书。

  “以我的浅薄之见。”

  张既先是惯例的谦逊了一句,而后出言道:“明公无需急于引兵攻打长安,可先招揽关中豪杰,分兵略定左冯翊、右扶风,削去李傕、郭汜等贼的羽翼,使贼只余长安、黄白、池阳等数座孤城,而后趁贼人惶恐、军心不一之时,引兵攻之,当无有不胜。”

  刘璋闻言和荀攸对上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睛里对张既的欣赏。

  “张君所言,甚合乎道理,我当思之。”刘璋赞了一句张既,张既所言,和他前面同荀攸、法正商谈的对策很是相近,都是削去李傕、郭汜的羽翼,然后趁虚一举破之,这是正兵的路子。

  “明公谬赞,既不敢当。”张既谦虚了一句,这里他暗自松了一口气,他前面还有些担心,担心所言不当,为刘璋所不喜,如今看来,他的兵书倒是没有白学。

  “今幕府户曹空缺,不知张君有意乎?”

  刘璋搬出了户曹的位置,户曹管着民户、农桑一类的事情,算是个亲民治政的官职,比较适合张既这类的治政小能手,让张既能尽情施展自身的才华。

  一声清朗有力的声音从上方传下,直入张既的耳中,让张既心下顿然波涛汹涌了起来。

  "户曹。"

  张既知晓户曹的职责,典掌民户、祠祀、农桑等事,是一个亲民的官职,职责非常重要,同时又是幕府的户曹,是个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位置。

  以户曹之职,他日若得外放,必然能得一郡高位。

  如此重要的官职摆在自己的面前,不免让早些年间,只在冯翊郡担任门下小吏的张既面色略微激动了起来。

  “敢不从命……自当就此效事于明公,得以救济一二关中黎庶。”张既跪拜而下,向刘璋发出效忠的言辞。

  面对刘璋的招揽,张既没有什么迟疑,他来此本就是有心投效从事于刘璋麾下,借此救济关中黎庶一二。

  更不必替刘璋抛出的官位,远远的超出了张既的自我定位,他此前认为,就算益州牧刘璋亲贤爱士、取士不问出身,但他在关中没有什么名气,也不是世家大族出身,想必得不到什么显贵的官职。

  不过他此来陈仓,是为了救世济民,因此就算在益州牧刘璋麾下做一小吏,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然而让张既未曾想到的是,他初见刘璋,就得授幕府户曹一职,这不免让他喜出望外。

  入夜。

  张既于刘璋为他置办的卧室内,静静的思考了起来,他在脑海中一幕一幕的翻看着今日同主簿荀攸、益州牧刘璋……不对,是他的明公对答的场景。

  “不应当啊!”张既喃喃了一句,他似乎也没有什么惊世之语,也没有展露出什么特别出众的才能,但竟是得到了益州牧刘璋的见重,初一见面,就得到了户曹的位置。

  "千金买马骨!"

  张既自觉找到了一个理由,那就是明公方有意招揽关中豪杰,于是将他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展示给关中的豪杰看,以示明公不问出身、唯才是举的心胸。

  当是如此,就着这个念头,张既渐渐入睡。

  ……

  长安。

  “反了,反了,都反了。”郭汜怒不可遏的咆哮道。

  自从他和李傕引兵退还了长安,整个关中的风向忽的一变,关中的豪杰以为他和李傕是惧了益州牧刘璋,是以近日来驱逐乃至斩杀他和李傕置下的长吏,向陈仓的益州牧刘璋发去投效的文书。

  日内,偌大一个关中,他和李傕所能掌控的城池,只余下寥寥几座而已,而大部分的城池,都为关中豪杰起兵所据,对抗他们的命令。

  因而,眼下的形势,让郭汜极为不满。

  “不该退回来的。”郭汜骂累了,他坐下叹了口气:“关中的豪族都是一群观望风向的狗,那边的风强劲,他们就往那边倒,我们从陈仓退回来,知道的明白我们是以退为进,可外人不知内情,还以为我们怕了刘璋小儿,不是刘璋小儿的敌手。”

  “以至于关中豪族争先恐后的朝着刘璋摇尾巴,把我们安置的郡县长史,要么是驱逐,留一手后路,要么是直接杀了了事,全然的向着刘璋小儿归顺……”

  “哼。”郭汜气的牙痒痒,他向李傕吐槽道:“稚然,依我看,再过个日,关中之地,我们就剩下几座孤城了,到时候,你我败亡的日子就不远了。”

  李傕对郭汜的丧气话充耳不闻,他知晓,郭汜虽是口头上说着些丧气话,实际上骨子里是再顽横不过的,不过是落个口舌利落而已。

  “稚然,你在看什么呢?”郭汜见李傕不语,只是在盯着手上一封绢布在看,他好奇的问了一句。

  “是刘璋小儿最新布告关中各地的檄文。”李傕回了一句。

  郭汜切了一声,他不屑道:“你先别说,让我猜猜,檄文上说了什么……”

  “嘿嘿,肯定又是将你我骂了一顿。”郭汜满不在乎的说道:“不过刘璋小儿着实不会骂人,他在檄文上的用词,我却是不明其意的,他骂了也是白骂。”

  文化水平较低,早年间偷马度日的郭汜嘿然一笑,用着掩耳盗铃的方式,对出自主簿荀攸之手、高文化水平的檄文表示出不屑和不在乎。

  “骂是骂了。”李傕肯定着郭汜,而后继续说道:“只是除了骂词,刘璋小儿还给出了悬赏,悬赏你我二人。”

  “哦。”郭汜来了兴趣:“你且说说,悬赏了什么,若是低了,我可得遣人向刘璋小儿好好说道,怎生如此小觑你我。”

  “不论生死,不管何人,只要献上你我二人,封侯,赏千金。”李傕冷淡的答道。

  “嘶~~”郭汜倒吸了一口冷气,他虽是前面说着悬赏得高一点,可没想到,刘璋小儿竟是出手这么大方,用封侯、千金来悬赏他和李傕。

  这里至为关键的一点是"不管何人"这个条件,也就是他和李傕身边亲随,也有机会得到这个悬赏。

  “好狠毒的刘璋小儿。”郭汜谩骂了一句。(本章完)

  dengbi dmxsw qqxsw yifan

  shuyue epzw qqwxw xsguan

  xs007 zhuike readw 23z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季汉刘璋,三国:季汉刘璋最新章节,三国:季汉刘璋 freexs.org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