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李小可不容分说,拉起陈菲必须去谭姨家吃个饭,她还要把陈菲和叶子刚介绍认识,毕竟后面都是子刚出面的多。

  正好,电脑学校的几个小伙伴们今天晚上能全部聚齐,这可是个很好的碰头机会,不容错过。

  陈菲原本不想去,听李小可说几个伙伴们都在,正好规划一下,就同意了。

  她在巷口停下买了些水果,这才一起前往谭姨家。

  很快,叶子娟和钱芝兰也回来了,她们看见陈菲都很欢喜,知道陈菲要加入电脑学校当教学老师后,就更高兴了。她们仨又能一起上班了,只有叶子刚和陈菲不认识,就给他俩单独介绍认识了一下。

  谭姨不让李小可动手做饭,把她赶到客厅去陪客人聊天,她自己炒了几个菜出来。

  有几位熟悉的小伙伴在,陈菲也不拘谨了。

  “阿姨您辛苦了,做了这么多菜。”她对谭姨表示感谢。

  “不辛苦不辛苦,阿姨就喜欢人多热闹,天天有这么多人来,我就高兴喽!”谭姨很开心,她对陈菲的印象也很好。

  饭后,钱芝兰抢着去洗碗,她觉得表姐难得出来一回,肯定有很多话要和大家说。

  客厅里,李小可正在交待下一步的工作部署。

  “子刚,陈菲会做设计,招生的宣传单就由她来设计。现在比较急的就是把电话装上去,执照办下来,等电脑一到,就拍几张教室的实景图,印在宣传单上,在S大提前联系几个学生,帮我们兼职发传单。

  老师我们已经不缺了,有陈菲和芝兰,以后有需要再补充。”

  “那我先设计几个宣传单的样稿出来给大家看看吧。”

  “不急,电脑还没有来,没有电脑办公。”

  “没关系,我家里有电脑。”

  “那行。”

  “小可,那我是不是可以准备辞职了?”叶子娟比较关心这个事,她也想快点去学校办公。

  “差不多就这几天要到岗了,你自己安排。”

  “好!”叶子娟很兴奋,在店里卖鞋子除了挣得多,其他没什么可留恋的。干了一年多了,天天不是蹲着帮客人试鞋,就是猫着腰在库房里找鞋,毫无新意。

  当初是刚来省城,对一切充满好奇,加上小可在店里上班,她才去的。现在小可也不在那儿了,尤其是当了店长后每天还得和彭芸打交道,还得带新人。

  她早就想跑了。

  “陈菲,你学的设计,怎么会跑到鞋店去上班呀?”叶子娟有些不解,这个专业对于现在,多热门啊。

  “还不是为了多赚点钱。”陈菲淡淡一笑,“当时我家里给我找了一份设计院的工作,哪哪都好,就是每月工资只有五百,加上其他一些福利,也超不过六百块吧。我当时满脑子都想去国外一趟,加上鞋店的工作不用动脑筋,芳姐为人也好相处,就留在那儿了。”

  “那设计院的工作,现在还能回去吗?”叶子娟追问着。

  “当然不行了,我当时没去,马上就有人去了,那些工作很俏的。”

  这个李小可非常懂,像这样一份设计院的工作,不知道多少人想要。设计院的工作轻松又体面,找对象都能被高看一些,平时休假都是按国家节假日走。就说那双休吧,如果去私营单位,有几个单位都做到双休呢?

  还有交社保,设计院上班根本不用担心这些养老问题,而且退休金绝对比企业退休的员工高很多。

  社保从96年开始要求企业给员工缴纳,但在九十年代末,有几个私营企业会给员工缴纳呢?

  强制企业缴纳员工社保,至少还要十年之后。

  想到这里,李小可又做了一项决定。电脑学校一旦开始持续盈利,就必须把每个员工的社保给交了。她要为每个跟随自己的伙伴做长远的考虑和打算,让大家年轻时有钱赚,年老时也有钱领。

  时间不早了,大家各自回家。

  第二天,李小可就去把自己家的电话给报装了,同时把福庆街的电话一起报装了。现在手上有钱了,还是早点装电话的好,免得大家要找她的时候不方便。

  她还顺便把宽带一起报装了,这样后面她在家也能办公,大家有什么事,也能直接发工作邮件交流。

  叶子刚抓紧跑证件去了。

  两天后,证照下来了,电脑培训学校的名字就叫“文成电脑”,本来李小可建议用“文刚”,大家觉得不好听,就干脆用文成一个人的名字来命名了。

  电脑也运到了。李小可打电话给谭姨,请她来帮忙照顾太婆一天,她要带着几位小伙伴组装电脑,安装软件,还要落实宣传单的印发。

  晚上李小可和叶子刚回到家,两人都累瘫了。明天就开始发传单了,除了叶子娟留在校区负责接电话,其他人加上找来的几个兼职全都外出发传单去。

  谭姨主动留了下来,她知道这几天很关键,反正她在家也是闲着,留下来和太婆做个伴,推着太婆在小区里面走走,晒晒太阳,虽然方言不通,但日常相处是没问题的。

  招生工作比李小可预想的还要顺利和简单。

  接到传单的人听说是学电脑,都很新奇,有想学的当即就问了个仔细,暂时不想学的也把宣传单留下了,李小可担心别人接了传单后扔进垃圾筒的现象并不多。

  此时她们还不知道,招生热线已经被打爆了。叶子娟正手忙脚乱地记着信息,最后她索性不记了,有留下名字的,她就在纸上写个名字和预约上门的时间。

  中午,大家带上打包好的饭菜回到办公室汇合。

  “小可,今天电话打爆了!一直响个不停呢。”叶子娟边吃边说,这一上午可把她累坏了,到现在头还是晕的,不过声音是很兴奋的。

  几个人当下决定,明天开始,陈菲和钱芝兰也留在校区,方便有人上门来咨询。

  吃完饭,李小可建议让陈菲和钱芝兰先试讲一会儿,让大家听听,也看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几个人都觉得这个有必要,先拿自己人练练手也好。

  陈菲的试讲很顺利,她的气质偏冷,讲话又比较柔和,简直是天生当老师的料。

  钱芝兰有点紧张,她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的几位小伙伴,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就把我们当做学生,第一天来上课。”李小可鼓励着她。

  钱芝兰暗自点点头,她不再过多关注台下的目光,开始自顾讲起了内容。中间,李小可举手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钱芝兰在回答的过程中,越来越放松和投入。

  等她讲完,大家不约而同给她鼓掌。

  叶子刚朝她伸出大拇指:“讲得真好,不愧是师范毕业的。”

  钱芝兰的脸红了。

  后面几天,就由叶子刚和李小可带着几个兼职学生在外面发传单,陈菲她们三个留守办公室。

  钱芝兰和叶子娟都已经辞职了,店长之位交给了彭芸。彭芸终于如愿以偿,破天荒地说了一堆祝福和恭维她俩的话,甚至还把她们送出门外。

  这几天,上门来咨询的学员是络绎不绝。基本上以附近的居民为主,这样也好,不用管住宿问题。

  很快,招生名额就满了。

  白班、晚班、周末班,三个班次全招满了。

  因为只有那么多电脑,收多了也没位置,50台电脑去掉办公区两台,李小可家里一台,她把谭姨家的电脑还回去了。还有两间教室的讲台各需一台电脑,真正学生用的只有45台。

  但是来咨询的人只增不减,时间最短的是白班,也要一个月一期,很多人觉得太长了,要求尽快上课。

  最后没办法,把白天的上午和下午,分为两个不同班次。并且又紧急招了一个老师,这才缓解了一下当前需求。

  李小可感慨着,不愧是省城,大家的前瞻性都比较强,目前有电脑的家庭并不普遍,但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趋势,就像学开车一样,很多人并不是立刻要开车,才去学车。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不会错的。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回九零:结婚生娃的日子我不要,重回九零:结婚生娃的日子我不要最新章节,重回九零:结婚生娃的日子我不要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