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亮拿着一百元的大钞,兴冲冲上楼去了。

  李志国和葛丽娟看到这一幕,也很高兴。他们惯来疼爱这个唯一的小孙子,这是计划生育最严格的时代,只能生一个孩子,否则孩子的爸妈就会被单位开除。

  即便是农村户口,也只有第一胎是女儿的情况下,五年后才能生第二胎。第二胎无论生男生女,都会被要求结扎。

  也有少数偏远地区,因为太穷了,即便总是超生,家里也交不出任何罚款,计划生育也只能是一纸空谈。

  李小勇两口子都有工作单位,而且他们第一胎就是儿子,也没必要生二胎。

  这会子气氛简直好极了。

  葛女士笑骂了一句:“挣了几个钱啊,就开始打肿脸充胖子了!”

  李小可笑笑不语。

  如李小可所料,这天下午直至晚上,二楼都很安静,没有任何不和谐的声音。

  晚饭的时候,李小勇一家三口下来吃饭,李小勇和全淑芬脸上的表情明显柔和了一些,亮亮挨在李小可身边坐下,向她眨巴着眼睛笑。

  李小可暗暗赞叹,这就是钞能力,以后一定要多挣钱。

  第二天,李小可的姐姐,李小珍一家三口来了。

  姐夫刘四喜骑着自行车先把李小珍和儿子刘阳送来岳家,又赶去自己父母家,张罗着贴对联这些事去了。

  李小珍人如其名,在家里的地位如珍似宝。

  葛女士十几岁结婚,婚后几年才迎来了第一个孩子,自然是捧在手心里长大。这个孩子不止是来得珍贵,更是把她从李小可奶奶嘴中 “不会生蛋的母鸡” 中解救出来。

  葛女士对这个大女儿,充满了感激之情。

  李小珍也嫁得一般,不过刘四喜一家子,好歹都在县城里,骑着自行车十来分钟就能两头跑。

  刘四喜是个孝子,李小珍脾气大,心眼小但不坏,一张嘴说话和葛女士如出一辙,好言要用恶语说,和婆婆自是合不来。两人一吵架,刘四喜要么打老婆,要么跑岳家来找岳父母去他家解决问题。

  无论多晚,有几次凌晨至少一两点了,他也跑到家里来敲院门,大声叫唤,一开口就是:“爸!妈!小珍又和我妈闹上了!你们快去看看吧!”

  李志国夫妇只得赶紧穿上衣服,半夜摸黑骑着自行车赶去他家。

  李小可常常被叫门声吵醒,她不能开灯,更不能起来询问,只能睁着眼看着天花板。李小勇一家也肯定是醒了的,他们也从不吱声。

  每次都要到天蒙蒙亮时,李志国夫妇才赶回来,两人疲惫不堪。那一天,葛女士绝对一整天都在骂骂咧咧中度过。

  每年除夕,刘四喜都是把妻儿先送到岳家,自己再回父母家帮忙,然后赶回岳家吃年饭,吃完后再一家三口去婆家吃年饭。

  年年如此。

  早上李小可醒来,李小珍已经在帮葛女士洗菜备菜了。过年要备的菜多,全淑芬从来不进婆家的厨房,也不会帮忙洗菜。

  李志国对儿子一家干活不做指望,只希望他们不吵不闹就行。

  李小珍做事极为细心,也非常勤快。洗菜、给鸡鸭褪毛,都是她来做。

  这个洗菜,可不是洗一顿的菜,一般都是洗四天的菜,从除夕到大年初三。

  除夕吃团年饭,初三吃送年饭,这两顿饭都要放鞭炮,格外隆重。而且吃过团年饭后,就不会倒垃圾了,所有的垃圾都要攒起来,留待大年初三吃完送年饭后,才会一起去扔。

  这几天的垃圾,是不能叫垃圾的,因为这几天的垃圾,大多是燃放过的鞭炮烟花居多,大家管这个叫 “财” 。扫自己家门口鞭炮渣的时候,还要注意不要把邻居家的给扫了,那表示把邻居家的财运扫走了,是会引起不满的。

  所以,在吃团年饭前,家家户户都会先去倒一次垃圾,厨余垃圾放长了会有异味,所以都会提前把菜择好、洗好,这样后面就直接下锅,也不会有烂菜叶菜根要扔了。

  所以,这个洗菜的工作量是很大的。

  往年李小可参与得不多,涉及过年的事情,都讲究一个吉利,他们怕李小可干得不好,只让她做一些杂活,照顾着煤炉子,换煤球烧开水,晒干鱼腊肉,端盘递碗这些。

  葛女士很少做家庭卫生,她本身不喜收拾屋子,再加上她的空闲时间几乎都扑在菜地上了。

  每到过年,就会洗刷刷好几天,光是开水瓶,就有十来个,还有所有的餐具厨具,都要洗得焕然一新,放在大澡盆里,洗一遍清几遍,第一遍的水那真是黑啊,最后都看不出泡沫了。

  今年大概是李小可回来得晚,那些活都干完了,只有洗菜的活了。

  刘阳八岁了,李小勇一家还没下楼,亮亮不在,他就没有伴儿,蹲在妈妈旁边。李小珍不要他帮忙洗,怕他分不清好坏木耳。

  看到李小可出来,阳阳马上站起来,叫了一声“小姨”,他很喜欢这个小姨,每年生日都会带他去照相馆照相,还会买些好吃的零食给他。

  小家伙的笑很真诚,眼睛里孺慕之情闪闪发光。

  李小可掏出一张百元大钞,塞到他手里,“这是小姨给你的压岁钱。”

  阳阳看着手里的钱,上面的数字100他认识,他还没有拿到过这么大的钱,扭头看着妈妈李小珍。

  李小珍说:“你给这么多钱他干啥?”

  “让他拿着吧,我也给了亮亮100块。”

  李小珍这才说:“你小姨给你,你就拿着吧,谢谢你小姨。”

  刘阳欢喜地收下了。“谢谢小姨!”

  这是他收到过的最大压岁钱了,尽管回家后还是要交给妈妈,但是现在能在他的口袋里放上一会,也是高兴的。

  李小可帮着姐姐一起洗菜。按道理,李小珍回娘家是客人,不应该要她干活才是。但李家和别人家不同,不管出没出嫁,都是女儿干活,儿媳妇连饭都没自己盛过,吃饭时间他们一家三口大咧咧往那一坐,就等着人给盛饭。

  “听妈说,你给爸妈都买了新衣服。你自己买了没?”李小珍边洗着手中的黑木耳边问。

  “没有。我这衣服还很新呢。”

  “省城好挣钱吗?你现在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还好,一个月能剩三四百。”李小可没说真话,这个姐姐是真心盼她好的,但是李小珍也是个大嘴巴,如果把实情告诉她了,不用到吃年饭,全家都知道了。

  李小可希望自己能低调到买房,买房后把户口迁走,然后该孝敬父母的她会孝敬,能帮衬姐姐的话,她也会帮一点。但也就这么多了。

  中午,家家户户都开始贴对联了。旁边几户邻居都贴好了,李家还在熬浆糊。

  没办法,李小勇起来得晚,贴对联的事只能儿子做,女婿可以帮忙指挥和搬梯子,但是张贴只能让儿子干,老祖宗的规矩多。

  中午,吃过团年饭,每个人领了10块钱的压岁钱。李小珍一家去了婆家,在那边再吃一顿团年饭。

  李小勇一家直接上楼,二楼也有电视机,看春晚的时候会下来,一起守岁放鞭炮。

  团年饭,就意味着这是今年最后一顿饭了。

  因为距晚上守岁的时间还很长,葛女士允许晚餐煮点饺子或面条,不吃的话就吃点水果糕点,只要不吃饭就行。

  李小可跟着吃了点面条,就坐一边等着看春晚了,要说这96年的春晚,她早就看过了,而且她已经对这些娱乐节目不感兴趣了,但今天的重点是守岁,大家必须等到12点。

  而且,就算不等,也是无法入睡的,临近12点时,家家户户放鞭炮、烟花,一直要持续到凌晨一点半以后才能安静下来。

  每年春晚的节目,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个保留的重头节目。大家都被节目所吸引,李家也是和乐一片。至少,在这一刻,是非常快乐的一家人。

  在春晚主持人的倒计时开始喊时,李家也放响了迎春的鞭炮,带着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和期待,带着愿望和憧憬,魔术弹的烟花也一发接一发冲上天空,绚烂绽放。

  新的一年,属牛。

  愿我们都能牛气冲天。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回九零:结婚生娃的日子我不要,重回九零:结婚生娃的日子我不要最新章节,重回九零:结婚生娃的日子我不要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