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两天我来接你们,我跟你们一起回去。”叶子刚在前面高声说。

  “好,好啊,子刚和我们一起回。”

  钱芝兰神色黯了黯,没说话。那今年只有她一个人在老家过年了。

  车子拐进田间道路,很快停在了张家门口。

  进入腊月了,地里活不多,很多大人也在家。这次不止是小孩,还有很多大人也跟在了车子后面。

  “这是张家老太太回来了?”大家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

  这快过年了,老人家回来,由不得大家不多想。

  “不知道老人家现在怎么样了。”有人叹了口气。

  直至车子停下,穿着一身新衣的老太太被搀扶着下了车,村民们才如释重负,脸上都露出了欢喜的笑容,纷纷上前打招呼。

  “奶奶,你回来了?”这是和铁蛋同辈的。

  “婶子,你回来了?看着身体好多了,气色也好多了。”这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舅公辈的。

  张家舅婆和表叔早已闻声出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姑娘。

  看着装扮一新、脸色红润的太婆,他们也不知道来意为何,也不像是要送回来养的样子。

  “妈,你回来了?”

  “奶奶,你回来了?”

  母子俩齐声打招呼。

  “舅婆,表叔,我带太婆回来看看你们,顺便办点事。”李小可先点明来意。

  “哦,好好好,小可有心了。妈,你身体好吧?”张家舅婆上前搀扶太婆,请她在堂屋落座。

  “好,我好着呢。你们都好吧?家里好吧?”太婆笑眯眯地和舅婆唠家常,她并不记恨这个侄媳妇,当年她离开张家村时,这个侄媳妇还在自己家里玩泥巴,她俩以前连面都没见过,儿媳妇不好的都常见,侄媳妇,你能要求她多贴心呢?

  “我们都好,铁蛋前年娶了媳妇,还生了个儿子。”舅婆转头找到儿媳妇,向她招手:“翠儿,过来见过你奶奶。”

  “奶奶你好。”翠儿就是刚才跟在表叔身后的年轻姑娘,看着年纪不大,个子和表叔差不多高,也很黑,模样憨厚老实。

  “铁蛋的媳妇儿,好,真好。”太婆看着面前的孙媳妇,虽不是自己的亲孙子,她还是很高兴的。

  “去把小宝抱出来给太奶奶和表姐看看。”

  翠儿依言进去,抱了一个小婴儿出来:“小宝还没有醒。”

  说话间小宝醒了,他睁开眼睛“咿呀咿呀”地叫着。

  “多大了?”李小可逗弄着小宝,小宝紧紧地抓住李小可的一个指头。

  “九个月了。”

  “真是个乖孩子,醒了不哭也不闹。来,抓这个。”李小可从口袋里掏出100块钱,“这是表姐给你买糖吃的。”

  “呀,这太多了。”翠儿慌忙去看婆婆和丈夫,看他们没有反对的意思,这才跟小宝说:“小宝要谢谢表姐呀。”

  小宝哪里会说话,他抓着钱,兴奋得手舞足蹈,也放开了李小可的手指,这个红颜色的东西,对他来说吸引力更大。

  “舅婆,这是给你们带的一点土特产。”

  “小可太见外了,每次来都带东西。”舅婆有些不好意思,现在老人由小可养,他们家每年白得几百斤粮食和钱。

  “没事儿,快过年了,就是点心意。太婆在家里坐坐,我去下村长家,找村长打一下户口证明,我要给太婆去办张身份证。”李小可没有藏着掖着,直接把来意讲了。

  免得张家舅婆他们在心里犯嘀咕,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你要给你太办身份证?”这倒是让他们惊讶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老太太都96岁的人了,还要身份证干啥,难道是住在省城,每个人必须有身份证?

  “是的,要是坐火车,就必须要有身份证。”

  还坐火车?他们还没坐过火车呢,都不知道火车长啥样。

  这不怪他们,张家村穷得连电视机都没有,虽然离县城不远,但人口太少,又普遍穷,有线电视的网都没拉到这里来。很多人甚至连县城都没去过,不是去不了,走路一两个小时就能到,只是去了县城,想喝口水都得花钱买,他们去那干啥呢?

  “那你去吧。”

  叶子刚跟着李小可走了,钱芝兰想了想,没跟上去。看见门外还围着很多小孩,她拿出自己买的糖果分给他们。

  李小可来到村长家,村长已经知道他们回来的事。

  “小可,你带你太婆回来了?”

  “嗯,村长叔,我们回来看看,一会儿就走的。”李小可也给村长带了一份土特产,又跟他说明了来意。

  “你这孩子,这打个证明的小事,你还要破费啥。”

  “村长叔,这和打证明没有关系,我就是不打证明,只要回来了,也要上门来看望你的。”

  这话听得村长高兴,他笑着收下了:“你有心了。村里人刚才跑来跟我说了,你太婆被你接去后,人也长好了,精气神也有了。你太婆可算熬出头了,跟着你,那是享福的命。

  对了,你结婚了没?”他看叶子刚也跟着来了,心里是放心的。

  “还没呢,省城结婚都晚。”李小可随口扯了一句。

  “哦,省城归省城,咱不学那城里人啊。小伙子,小可是个好姑娘,你可要抓紧啊。”

  “村长叔说得是,您放心,我不会辜负小可的。”叶子刚赶紧表态。

  村长这才满意地点头,他很快给打好了证明,李小可收好放进包里,起身告辞。

  “村长叔,我带太婆去祭拜一下太公和舅公,就走了的。提前给您拜个早年,恭祝您一家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吉大利!”

  “好好好!祝你们年轻人在外面平平安安、步步高升。”村长把他俩送到门口。

  回到张家,李小可说要上山去祭拜,张铁蛋马上去准备割草的工具。冬天山上的草长很长,不拿镰刀开路,很多枯草和一些刺条会划伤人的脸。

  张家舅婆则张罗着弄了三碗菜,三碗饭。香烛纸钱和鞭炮,李小可提前在小镇上唯一的小卖铺里买了两份。

  一行人来到山上,这一次太婆不让子刚背,她用她的小脚迈着碎步,一脚一脚自己走到相公和儿子的坟前。

  放鞭炮的事交给张铁蛋,太婆执意自己点香烛,插香,让李小可和钱芝兰烧纸钱,上山前李小可给舅婆他们介绍了钱芝兰的身份,他们才知道这也是一个外曾孙女。

  “没想到我还能活着来看你,这好日子呀,你没赶上,都被我赶上喽!我现在跟着小可,吃得好住得好,你不用担心我,你多保佑小可,保佑她一帆风顺......”

  太婆蹲着身子,絮絮叨叨着:“今天有饭有菜,你们出来吃一点。”

  等纸钱烧完了,又把饭菜端到舅公坟前,再放鞭炮,点香烧纸。

  “儿啊,娘又来看你了。”这次太婆笑着,没有流泪。“你跟你爹一起吃一点。”

  纸钱买得多,今天天气好,纸钱烧完后来了一阵风,把纸钱卷上了天。

  “你太公和舅公把钱收走了。”太婆开心地说:“他们收到钱了。”

  李小可不懂这些,她也希望太公和舅公收到钱了,在地下不用再过贫困的日子。

  车子离开张家村的时候,村民们又自发出来送行,朴实的人还是很多的。

  来到派出所,赶上快要下班了,飞快地填完表,拍照,问普通还是加急,普通两个月,加急两周,李小可选择了加急。又问清了可以代领,回执就交给了钱芝兰,由她到时候来取。

  叶子刚又送她们来到李小可家,一行三人下了车。

  “爸,妈,我们回来了!”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回九零:结婚生娃的日子我不要,重回九零:结婚生娃的日子我不要最新章节,重回九零:结婚生娃的日子我不要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