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朝。

  朱由检将众人依次送回各自时空,来到了老朱棣的乾清宫内。

  内阁三杨、户部尚书夏原吉正与朱棣商议征讨倭国的军需辎重,后续部署等问题。

  朱由检拱了拱手道:“老祖,待你们商讨结束,我须用几位大人一段时间,整顿崇祯朝堂。”

  “大孙放心,朕已经跟他们说过了。”老朱棣点了点头。

  崇祯那边形势未定,急需能力超群的大臣协助处理国事,这是方才就和他商议好的事情。

  在大明朝,皇帝唯一需要的能力,就是识人之能,朱由检自认在这方面并不突出,只好从各朝各代抽调合适的人才。

  这样一来,用来治理国家的同时,还能发掘一些本朝的人才。

  东厂废的稀烂,朱由检也不想再费力去重整,不如效仿宪宗直接建立西厂,虽然刚被屠戮过的百官,但文官这玩意,无论新官老官,没一个不该杀的!

  一口气也不能给他们喘!

  “四位大人,跟朕走吧。”

  朱由检笑吟吟道。

  “臣等遵旨!”

  杨溥、杨士奇、杨荣还有夏原吉四个老头已经知晓此次要前去后世,协理崇祯朝恢复朝纲,整顿天下,虽然还是干老本行,可一想到前往后世,便不由自主的激动,忐忑,还有一丝惶恐。

  他们担忧,从后世了解本朝走向之后,是否还能活着回来,会不会……

  “朕躬穿梭古今,弹指间拨动历史长河,原先轨迹已不再相同,尔等助朕协理朝政即可,勿忧其他。”朱由检神态超然,言语间天地大变,众人已至崇祯朝。

  星夜!

  崇祯十七年。

  徐达领兵护卫京师,蓝玉带着三千骑四处追剿残余顺军,傅友德正在挨家挨户的抄家,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朱由检寻了三处被抄家过的府邸,遣亲卫将人送了过去,明日早朝再做安置。

  “范阁老那边怎么样了。”

  王承恩轻声细语的说道:“皇爷,范阁老这一日笼络了京师所有工匠,如今正在天工阁忙得热火朝天,所有需求臣都依皇爷的旨意,尽力配合!”

  明朝宦官,职务较高的太监有时会自称“臣”,就比如王承恩便是如此,作为崇祯皇帝的秉笔太监实为内臣,平日里亦是以臣自居。

  二十四衙门是明代宦官体制,是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机构,内设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

  十二监: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

  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其中官职分明,并非满清编撰的明史那样,如同豢养一群奴隶。

  只不过如今二十四衙门不少宦官逃窜,皇宫上下已经接近停摆的状态了!

  “朕知道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即使有精细的制作手册相助,蒸汽机的研发也不是一朝一夕便可造就的,后续还要铺铁路、相应的施工队、冶炼钢铁技术等等一系列配套设施。

  朱由检忽然笑道:“王伴伴,朕要重建西厂,命你为西厂提督,检察百官,任何敢于伸手之人,朕予你先斩后奏之权!”

  王承恩懵了。

  西厂那是什么存在,第一任西厂厂公汪直,在明史里罄竹难书,杀的内阁头皮发麻,集体摆烂不敢跟宪宗炸刺,可谓是太监界里的泥石流。

  明史里没好名声就对了,那说明文官是真的难受到了。

  西厂两代厂公,汪直、古大用哪一个都没被清算,皆是善终。

  所以对太监来说,西厂提督是真真正正的皇恩浩荡!

  王承恩跪地谢恩,哽咽道:“奴婢叩谢陛下天恩!”

  赴汤蹈火啊,检哥!

  朱由检颔首:“起来吧,这件事尽快去办,趁现在朝堂上没有声音。”

  “是!”王承恩躬身,迈着小碎步退下。

  待他走后。

  朱由检拿起一本祖宗实录,陷入沉思。

  西厂的必要性无需多说,江南士绅的朝中人都被斩了,怀恨在心之人不计其数,说不定哪天他就被溶水里了。

  不要小看钞能力的力量。

  明代各朝,哪个皇帝得了善终?

  大明十六帝有信佛的,有信道的,还有武宗朱厚照,他信伊斯兰,就没有信文官的。

  宣宗登基十年死,因为宣德九年他要重启下西洋搞银子,这让江南地区那些私营产业坐不住了。

  二者就跟国企与个体户的区别一样,你皇帝下西洋动不动几万人的武装船队,让我们怎么干!

  直接触动了文官利益。

  所以在立了太子之后,就可以去死了。

  宪宗也是一样,掌握军权,还不上朝,他不上朝跟嘉靖万历这爷俩还不一样,

  嘉靖万历爷俩是往深宫一藏,在哪谁也不知道,根本不露面。

  因为露面死得快。

  宪宗比那个还折腾人,他是视朝即退,上朝前几个时辰文官都在准备,然后刚进殿,宪宗就走了。

  属于同床,但不入身。

  长此以往谁能顶得住。

  不过就算这样也一点不过分,因为这些文官太不是东西了!

  成化八年,宪宗被骂了一顿,什么也没说第二天就叫彭时来殿议事,要给百官工资斩半。

  虽然太祖定下的俸禄为永制,可架不住文官给自己加啊,什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兼一个就是几百两,这时候的俸禄已经不低了。

  那是文官自个嚷嚷低,实际上低不低,皇帝还不知道吗。

  所以这件事文官知道后,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上奏能不能灾年减半,丰收年正常发放。

  宪宗肯定不能答应啊,答应那就傻了,以后再也看不到灾年了,保证年年风调雨顺,有灾也不能让你知道。

  但宪宗没妥协的代价是极其沉重的,当月的月底,皇太子朱佑极刚刚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年仅三岁。

  无故暴毙!

  从此宪宗不再召见任何大臣,有事直接找司礼监请示,内阁直接变成了一个执行机构,他上面多了一个司礼监。

  这次对内阁的打击报复,让内阁直接趴地上了。

  ……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崇祯:朕能召唤祖宗很合理吧,大明崇祯:朕能召唤祖宗很合理吧最新章节,大明崇祯:朕能召唤祖宗很合理吧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