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 69shuba,最快更新小说颜白尉迟宝琳我在大唐位极人臣笔趣阁最新章节!

  狄仁杰支了一个板子,毛笔沾了沾口水,开始写作业,两天一篇日记,题材不限,风土人情,山川地貌都可以写。

  写的好可以印刷成书供以后楼观学的学子学习。

  能被后人学习,让所有人都充满了动力,哪怕学问一般的席君买,也会抽空写一写从军的心得,希望书院能看的上自己的这粗鄙的文学。

  这也算青史留名的一种。

  别小看,这可是书院历年来的大计划,泉州部分的已经写完了,等今后走出的书院学子越多,书院的这项资料也就越丰富。

  只要书院在稳稳地度过十年,那十年之后大唐就会有属于自己的《大唐国家地理》。

  这本书应该很充实,风土人情,山川地貌,这些可是太重要了。

  你要做官,懂这些可是最基本的要求,就算不做官,学会这些,也算是个人的一种成长,不出门就知天下事,想想都觉得诱人。

  书院这是在做属于大唐的百科全书,毕竟不是所有的学子都能入仕,也不是所有学子都以当官为目的而学习。

  一个很残忍的事实,能够当官的依旧是那些家里有背景的,说白了就是祖上有产业,如今家里过的不错的。

  贫寒老百姓家的孩子真正走出来的还是太少。

  但是只要他们能正常的识字书写,他们就会多一个出路,将来他们的孩子就会踩着他们的肩膀更上一层楼。

  不要幻想你一来就能和那些有着底蕴的学子相比。

  人家家里数代人的打拼和积累,一代又一代人的十年寒窗苦,你觉得你用十年寒窗苦就能超越他们。

  努力?

  人家数代人的努力还比不过你一个人?

  可能会有你一个人的十年抵人家数辈人的努力,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在大唐,在这个注重门第的时代。

  靠读书幻想达到这种地步,可能性极小。

  这个问题很现实,每次开学的第一堂课就给孩子讲了,一是用来警示那些勋贵子弟要记得努力。

  二是用来激励贫寒家的学子要做家里第一人。

  不这么做书院学子之间就会有矛盾,一个觉得勋贵子侄他们为富不仁,一个觉得贫寒学子不配与自己为伍。

  书院每时每刻都在进步着,李泰的《括地志》他又重新开始编写了,这一次少了些许的功利,多了几分坦然和虔诚。

  颜白说这些残忍的话,目的就是让两者能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富贵者不骄,贫贱者不自卑,一直往前努力才是读书人该有的坚持。

  字典也快结束了,颜白看了一下,上面的字是真的多,字典是真的厚,因为工艺问题,目前的印刷术搞不出来颜白需要的那种小字。

  太贵了,没有那么多铜来做活字模具。

  字典,这项大工程涉及人数达到数千人,光是扉页前面的编撰者都密密麻麻的写了十多页,付出最多的是上官仪。

  他一个人用手写了上百个字的古今释意,以及在各文献的出处和用途,别看只有一百个字的量。

  但这些释义加起来足足有数万字。

  现在无论是楼观学也好还是国子学也罢,所有的学子和先生都在期待字典早些出来,因为这是两个书院共同努力的成果。

  工作量之大,超乎想象,数千人用了快十年,可想这里面记载的东西该有多恐怖。

  文字就是传承啊,令狐老先生现在每日就是逼迫自己多吃点,要活着见到这字典出来。

  为了支持楼观学,他把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都给了书院做参考。

  ........

  长孙冲去而复返,看着他的脸色,颜白就知道结果是什么,但好在这次带回来了一个人,一个崔家的管家。

  看着管家朝着自己拱手,颜白都忍不住想笑,果真是“天下士族之冠”的崔家,打发一个管家来见一军总管。

  “崔家老儿拜见军侯,拜见颜县公,拜见颜先生,代我家主人向您问安!”

  颜白瞅着这个连名字都不愿说的崔家管家,笑道:“你知道我?”

  管家连忙道:“小的知道,琅琊颜氏,圣人之后,国之重臣,小的虽然没有见过县公,但也不敢忘记!”

  “大军要进县城休整!”

  管家闻言淡淡道:“大军不准入城这是我朝的规定,这里是大唐腹地,安平县里都是些百姓住户,军侯切莫因小失大。”

  颜白闻言闭起了眼,李泰见状答道:“身份不符,军侯给你说了这么多话已经算是给足了你面子,现在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你是谁!”

  “帐前一令官而已!”

  “请讲!”

  “安平县无百姓,所为百姓皆是崔家佃户,其二,此城墙为崔家所建,这里并无县衙和官吏,按照我朝律法,不算为之一城!”

  李泰说着看了崔家管家一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不为之一城,那大军可照军令入县休息,请开城门!”

  随着李泰的手势落下,身后数千人齐声大吼:“请开城门!”

  崔家管家没有料到一个帐前小兵就有如此利索的嘴皮子,数千人的气势压了过来,一下子就压的他腰杆矮了半截。

  他看着颜白,轻声道:“县公,崔颜两家也颇有情谊,如今四海安定,城中也多是一些崔家子嗣,和穷苦百姓。

  还请军侯垂怜,军侯放心,大军所需要的军粮我崔家在日落之前一定全部送到,糜子全部换成面粉可好?”

  颜白睁开眼看着崔家管家,淡淡道:“我如今是大唐一领兵将领,不是什么颜家人,崔颜两家情谊是私下的,请开城门吧!”

  见颜白如此的不给面子,管家又挺直了腰杆,低声笑道:“军侯就如此不顾及名声嘛?”

  “威胁我么?就只有你会写字么?”

  颜白看了看身后,大声道:“楼观学学子听令,把今日一切原原本本都写出来,一字不差,回去印刷成册,让世人来说对错。”

  见崔家管家变了脸色,颜白大声道:

  “异族人兵临我大唐边关,我颜白领军杀敌,你崔家却仗着自家城墙阻挡大军,你们安的什么心?”

  崔家管家脸上失去了淡定。

  颜白见状笑了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崔家要写,记得要把事情原原本本,清清楚楚的都写出来。

  如果有失公允……”

  颜白的语言变得森严冰冷:

  “此战结束后我会带着家将以及孔家人亲自前来讨要说法,异族南下,圣人子嗣,为国而战,容不得你们胡说八道。”

  此刻,崔家管家才终于觉得骑虎难下了,圣人子嗣,为国而战这八个字就是大义,这大义顶在脑袋上,没有任何人敢说不是。

  “开城门吧!”

  崔管家摇摇头,苦笑道:“古今未有之,军侯恕罪,崔家恕难从命!”

  颜白扭头看着长孙冲,淡淡道:“崔家人的这一句话你一定要听清楚,他们不顾大义,不是我颜白无理蛮缠!

  然后给事中崔仁师写信,告诉他,我回长安后会亲自去拜见他,我问问他,这安平县是他崔家私产,还是我大唐国土。”

  颜白举起马槊,轻轻地拍了拍管家的肩膀,笑道:“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就跟你们崔家当初跟着宇文氏一样。

  不但家族里多位族人被赐姓宇文氏,甚至有女儿被皇室收养而封为公主者,人格都没了就不要跟我谈骨气!”

  “最后一问,这城门开不开!”

  崔管家扬起脑袋。

  这时候斥候腾远走来,大声道:“军侯,城墙上已经站满了人,他们准备了落石,金汁,滚木,人很多……”

  颜白叹了口气,马槊聚起,大声道:“军令,把这土城墙给我拆了,敢阻逆者视同反贼,杀无赦,秦月颖……”

  “小的在!”

  “给我拆了这城墙!”

  “喏!”

  秦月颖等的就是这一刻,军令一下,他手中的号旗猛地一挥,二十多门大炮齐齐发射……

  轰隆声宛如雷鸣……

  城中的崔家人如同遇到末日,他们不懂这是怎么了,怎么会打这么多雷,怎么雷全部都落在城墙上。

  城墙上哭爹喊娘,惊慌失措的人捂着耳朵从上面一跃而下……

  崔管家呆呆地看着,看着那漫天的烟尘,看着如同魔神一样的颜白,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是天罚么?

  大军依旧在,纹丝未动,城门破了!

  城墙没塌,秦月颖觉得很丢面子,再度举起了手中的令旗,寒着脸大声道:“标兵就位~~”

  眼见那号旗即将落下,崔管家突然醒悟,疯了一样跑到颜白面前,嘶声大喊道:“崔家请军侯入城!”

  话音落下,远处的城墙轰然倒塌。

  颜白笑了笑,朝着李泰道:“传令全军,就地扎营,生火做饭,城墙倒塌,医护兵前去救人……”

  崔管家身子一软,呆呆地坐在地上。

  他明白了,这一切都是朝廷那位计划好的,顺则什么都好说,不顺,则像刚才那样天降神雷。

  李泰一愣,随后挥舞着令旗,骑着大吼道:“军令,全军,就地扎营,生火做饭,城墙倒塌,楼观学医道院学子兵前去救人。”

  壮硕的如小牛犊子一样的康石兴奋的站起身。

  把小箱子往身后一背拔腿就朝着前面跑,这次是真的救人,这次得抢到受伤的,得把过程写好。

  孙神仙和翘嘴先生以及那些低年级的学弟他们肯定很需要。

  这都是经验啊。

  不枉走了这么远的路,造孽啊,肚子上好不容易养出来的一点肉都跑没了,娘要是知道定会大哭一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灵龙看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小说颜白尉迟宝琳我在大唐位极人臣笔趣阁,小说颜白尉迟宝琳我在大唐位极人臣笔趣阁最新章节,小说颜白尉迟宝琳我在大唐位极人臣笔趣阁 69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